背景资料:某单位承包施工一运输大巷工程。巷道长2000m,断面为宽3600mm的半圆拱形;地质资料显示,巷道顶板为砂质泥岩与泥岩互层,6

题目详情
简答题 背景资料:
某单位承包施工一运输大巷工程。巷道长2000m,断面为宽3600mm的半圆拱形;地质资料显示,巷道顶板为砂质泥岩与泥岩互层,6m以上是砂岩,属含水层;两帮和底板主要是软弱泥岩,遇水易泥化;进入巷道820m处有一断层。整条巷道全部采用锚喷支护,其中锚杆抗拔力为120kN。喷混凝土采用C15,喷厚为15cm。图纸会审时施工单位仅向设计提出了锚杆支护参数的意见,并认为岩性条件差,根据施工单位的经验难以实现设计的抗拔力值,要求改为80kN。设计单位最终确认了巷道围岩属软岩,确定锚杆布置确定为每断面13根,长2m,但是锚杆抗拔力仍维持原设计的120kN值。
施工单位按照组织设计进行了两掘一喷的巷道施工,掘进循环进尺为2.2m。某月施工进尺122m,中间验收时,监理工程师查看了施工单位循环验收的记录,其中抽查的巷道净断面检查记录的情况是:基岩掘进、锚杆支护、喷混凝土支护施工时各15份,基本按巷道的均等长度分布选择。有关的记录内容如下:
基岩掘进后的检查:在4个连续检查点中均有2个对称的岩帮测点的半侧面最小尺寸为25~28mm,故其巷道宽度小于设计尺寸,其余测点均为+180~9120mm,且对应点的巷道宽(高)度不小于设计值。锚杆施工后的检查:在6个连续检查点中均有3个测点的半侧面最大尺寸超过+150mm,其余测点均在+10~+120mm之间。喷射混凝土施工后的检查:所有检查点均合格。
施工到812m处时,发现巷道围岩破碎情况严重,渗水也越来越大;在业主的同意下施工单位立即进行了探水。最后探水资料显示破碎带较长且可能的涌水量较大,于是,施工单位决定采用注浆的措施,达到堵水和围岩加固的目的,最终巷道顺利通过破碎带。
问题:
1.施工单位应怎样解决设计单位关于维持锚杆抗拔力设计值的问题?说明具体做法。
2.在图纸会审会议上施工单位还应向业主或设计单位提出哪些需要解决的问题?
3.施工单位采取探水工作有什么缺陷?根据背景的地质和水文条件,怎样做好探水钻孔的设计工作?
4.哪些参数是结束注浆工作的标准?要求注浆段的掘进漏水量是多少?
题目答案
题目解析⬇️小程序搜题更方便
1.对于锚杆抗拔力的问题,施工单位应通过技术手段解决,包括采用树脂药卷固结、增加锚固长度(2~3节药卷)、甚至全长锚固,在正式施工前现场进行试验或模拟试验。2.施工单位还应向业主或设计单位提出关于断层的详细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包括断层性质、角度、落差、与含水层关系以及通过断层带的支护设计变更情况。3.(1)施工单位探水工作的缺陷是探水时间太迟。实际情况是已经发现巷道用水越来越大、岩层破碎情况已经非常严重时才提出探水要求。(2)做好探水工作的设计,首先要获得详细的断层资料,包括断层准确的断层线位置、性质、倾角、断距、落差等参数。根据相应的探水规程要求,探水提前距离应根据水压大小确定,至少应在10m以上,如果断层线的位置在进入巷道820m,则至少要提前到810m就开始探水。4.(1)结束注浆工作的参数是注浆压力、注浆量。(2)要求注浆段的掘进涌水量不大于5m3/h。   
推荐题目
施工总体部署的主要内容不包括( )。
水泥混凝土道路基层材料主要根据( )选用。
路基施工准备的一般规定要求,在详尽的现场调查后,应根据设计要求、合同、现场情况等,编制(  ),并按管理规定报批。
钻孔灌注桩所用的水下混凝土须具备良好的和易性,坍落度至少宜为( )mm。
施工单位发现井筒施工的质量事故后,正确的做法是( )。
关于井巷爆破的炮孔装药,表述正确的是( )。
某厂区多层办公楼,砌体工程量很大,施工时砌块的运输方案宜采用( )。
当深部矿井巷道围岩压力较大、变形严重时,宜采用的永久支护形式有( )。
隧道通风控制系统的功能包括( )。
井巷分部工程不能独立发挥生产能力,也没有独立施工条件。立井井筒工程项目中属于分部工程的是( )。
危险源辨识必须由( )组成辨识小组,辨识的范围应基本覆盖本项目的所有分项工程、施工工序、作业活动、机械设备(设施)和工作场所。
工业炸药应具有( )的特性。
可用于测定路基土方最佳含水量的试验方法是(  )。
关于现浇混凝土施工的做法,正确的有( )。
隧道水害的预防措施包括( )。
最新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