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简答题背景资料:
某矿建企业承担一项矿区工业广场土建工程。该工程的主要内容是厂区内钢结构厂房的施工。根据设计,该厂房有钢柱120根,每根钢柱平均重约21.6t。厂房内需浇筑多台大型设备基础。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一:施工单位在安装主厂房钢柱时发现其中的16根钢柱部分焊缝高度不够,决定重新制作16根钢柱。
事件二:浇筑大体积混凝土设备基础时,为加快施工进度,施工单位制定了分层浇筑,分层浇筑厚度为0.6m的浇筑方案。施工完成后,施工单位自检发现基础混凝土出现大量裂缝,存在质量问题。决定把基础露出地面的部分作抹光处理。
事件三:在对设备基础进行抹光处理后,为不影响工期,施工单位自行进行后续的机械设备安装。
事件四:监理工程师发现设备基础的质量事故后,立即以“质量通知单”的形式通知施工单位。施工单位告知监理工程师该问题已进行了处理。
问题:
1.事件一中,施工单位决定重新制作16根钢柱的处理方法是否妥当?说明理由。
2.事件二中,分别说明施工单位制定的大体积混凝土设备基础施工方法和质量事故处理方案是否正确?说明理由。
3.事件三中,施工单位继续进行设备安装工程施工的做法是否正确?说明理由。
4.事件四中,监理工程师的做法是否正确?按质量事故处理程序,施工单位对该质量事故应如何处理?
题目答案
题目解析⬇️小程序搜题更方便
1.施工单位决定重新制作16根钢柱的处理方法不妥当。理由:焊缝高度不足属于局部质量缺陷,经修补可以达到标准要求,故只需采用对钢柱焊缝高度不够部位进行修补处理的方案。2.(1)施工单位制定的大体积混凝土设备基础施工方法不正确。理由:大体积混凝土分层浇筑的厚度一般为0.2~0.4m。(2)施工单位的质量事故处理方案不正确。理由:混凝土出现大量裂缝属于质量事故,对安全和使用都将造成重大影响,采用抹光的处理方法不能解决问题,均应进一步进行检查,分析质量问题的原因,并制定有效的处理方案。3.施工单位继续进行设备安装工程施工的做法不正确。理由:当出现质量事故后,施工单位应立即停止施工;及时报告监理单位、建设单位和质量管理部门。4.(1)监理工程师的做法正确。(2)按质量事故处理程序,施工单位应尽快写出质量事故调查报告;进行质量事故产生原因的分析;制定处理方案;写出事故处理报告。
推荐题目
波形钢涵洞施工主要工序中,砌筑污工基础或现浇混凝土管座基础的紧后程序为( )。
下列关于水泥稳定土基层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井下控制测量的基本方法有( )。
关于明挖扩大基础施工中,基坑施工过程注意要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根据《城镇供热管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焊接施工单位应符合的规定有( )。
桅杆式起重机的缺点是( )。
背景资料:A市政公司中标承建一条城市道路工程,原设计是水泥混凝土路面,后因拆迁延期,严重影响工程进度,但建设方要求竣工通车日期不能更改。
燃气管道吹扫试验时,介质宜采用( )。
背景资料:某生产矿井采用立井开拓,年生产能力90万t,采用副井进风、主井回风通风方式。矿井生产已经多年,为保证矿井生产的正常接替,经研究决
某施工现场发生安全生产事故,造成6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6000万元人民币。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这属于( )生
关于矿井巷道通风工作,做法正确的是( )。
下列矿业工程项目,属于单位工程的是( )。
安装张拉设备时,关于张拉力作用线与预应力筋中心线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近井点可在矿区( )三角网、测边网或边角网的基础上测设。
配制预应力混凝土时,应优先采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