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133. 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与本单位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 )。 [单选题] *
A.操作能力
B.执行能力
C.监督能力
D.管理能力
题目答案
题目解析⬇️小程序搜题更方便
推荐题目
170. 单位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 ),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单选题] *
11.生产经营单位与从业人员订立协议,免除或者减轻其对从业人员因生产安全事故伤亡依法应承担的责任的,该协议( )。 [单选题] *
152.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并落实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采取技术、( ),及时发现并消除事故隐患。 [单选题] *
71. 生产经营单位使用被派遣劳动者的,应当将被派遣劳动者纳入本单位从业人员( )管理,对被派遣劳动者进行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技能的教育和培训。 [单选题] *
114.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 )和干涉对事故的依法调查处理。 [单选题] *
168. 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以及矿山、金属冶炼、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建筑施工单位应当建立应急救援( )。 [单选题] *
154. 生产经营单位进行爆破、吊装、动火、( )以及国务院应急管理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规定的其他危险作业,应当安排专门人员进行现场安全管理,确保操作规程的遵守和安全措施的落实。 [单选题] *
82.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将本单位重大危险源及有关安全措施、应急措施报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应急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 )。 [单选题] *
155. 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并监督、教育从业人员按照使用规则( )、使用。 [单选题] *
119. 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不落实岗位安全责任,不服从管理,违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或者操作规程的,由生产经营单位给予批评教育,依照有关规章制度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 )。 [单选题] *
159. 生产经营单位与从业人员订立的劳动合同,应当载明有关保障从业人员劳动安全、防止( )的事项,以及依法为从业人员办理工伤保险的事项。 [单选题] *
129. 事故发生后,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于1小时内向( )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 [单选题] *
156.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安排用于配备劳动防护用品、进行安全生产培训的( )。 [单选题] *
146. 生产经营单位必须对安全设备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并定期检测,保证( )运转。 [单选题] *
7.属于国家规定的高危行业、领域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投保( )。 [单选题] *